其实,如果从“能否通过混合构成其他所有颜色”这一标准来看配资10倍的公司,架上绘画(也就是在纸上墙壁上画画)不存在真正的“三原色”。
我们所熟知的颜色有两种,一种是物体吸收光后反射出的固有色(色混),一种是光本身的颜色(光混)。
光混的三原色是我们常说的红,绿,蓝,也就是显示屏上的三原色,这三种光叠加在一起是白色,采用的是加法混色,也就是为什么一道光可以被三棱镜析出彩虹。它采用的是RGB的颜色混合模式。所有自发光的设备,电视机、电脑显示器、手机屏幕、投影仪、舞台灯光等都是用的光混。它几乎包含了人眼可见的所有的颜色。 光混的三原色是基于人眼视觉生理的。我们的视网膜有三种分别对红、绿、蓝光敏感的视锥细胞,这三色光足以刺激出我们所有的色觉。这是客观的、科学的标准。
而色混也就是我们常在纸上画画用的三原色,美术上来说三原色是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叠加起来接近黑色。固体绘画颜料其实是吸收了与它本身相反颜色的光,才表现出来了它的颜色。比如黄色颜料吸收蓝色光又反射红光和绿光,而红光和绿光加在一起刚好是黄光,所以我们看到了黄色。也就是色混的本质其实还是光混。但是由于材料的限制,导致很多颜色的光找不到能反射它的东西,所以很多电脑显示屏能看到的颜色实际上是画不出来也打印不出来的。
展开剩余55%颜料本身的物理属性和混合的减法特性导致了根本性的限制。当两种颜料混合时,它们会共同吸收更多波长的光。例如,混合红色和绿色颜料,红颜料吸收绿/蓝光,绿颜料吸收红/蓝光,结果就是大部分光都被吸收了,反射出的光很弱,你得到的是一个灰暗的、饱和度很低的棕褐色或灰色,而不是想象中的鲜艳黄色。而且减法混合只会让颜色越来越暗,不可能像光混一样产生更亮的颜色。
由于上述原因,用一组有限的颜料所能混合出的所有颜色范围,远远小于RGB光所能表现的色域。这就是为什么屏幕上的许多鲜艳、明亮的颜色(比如荧光色、高饱和度的蓝色和绿色)在印刷和绘画中无法完美再现,被称为 “超出色域”。
我们在纸上画画,还有打印机采用的都是色混。但色混的“三原色”更多是一个实践性的、历史性的概念。您的孩子应该也发现了,只凭红黄蓝三种颜色不可能画完一副画,我们不仅要加上白色,还要加上许多鲜艳的色彩,比如说纯度很高的绿色、玫瑰红等等。纸上画画的目标是找到一组颜料,通过混合能获得尽可能宽的色域,而不是“调出所有肉眼可见颜色”。
总而言之,光混是生理性的原色,是视觉的起点。色混是实践性的原色,是我们在物理世界中选择的、用于模拟和再现色彩的、最优的实践方案。它是一个实用的工具,而不是一个完美的理论。
发布于:湖南省恒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